中国战国时期传说在大海的东边有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瀛洲和方丈。后来便称日本为“东瀛”,认为日本是传说中的仙山之一的“瀛洲”。
秦朝时,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是否成了日本的祖先,众说纷纭。
三国时,魏书中记载了弥生时代的女王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的事迹。
南北朝时,梁书记载了扶桑国的事迹。
隋唐时,日本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全面学习华夏文化,也引发了鉴真东渡一事。
唐朝女皇武则天改倭国为日本国,日本国名沿用至今。
平安时期,平清盛允许南宋钱币直接在日本市场流通,积极推进中日贸易的发展。
日本对于古代的华夏文明一直是崇拜和传承的,是华夏文明影响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info: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
秦朝时,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是否成了日本的祖先,众说纷纭。
三国时,魏书中记载了弥生时代的女王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的事迹。
南北朝时,梁书记载了扶桑国的事迹。
隋唐时,日本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全面学习华夏文化,也引发了鉴真东渡一事。
唐朝女皇武则天改倭国为日本国,日本国名沿用至今。
平安时期,平清盛允许南宋钱币直接在日本市场流通,积极推进中日贸易的发展。
日本对于古代的华夏文明一直是崇拜和传承的,是华夏文明影响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info: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
华夏文明的盛世气象
▲华夏文明的盛世气象▲
讲中华文化,延伸出的就是东瀛文化。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日本陆续吸收了大量的华夏文化。
讲中华文化,延伸出的就是东瀛文化。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日本陆续吸收了大量的华夏文化。

在唐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让胡人带来了波斯风情,佛教带来了印度风情。
波斯和印度有着世界上色彩最浓郁,花纹最多变的文化艺术,这也影响了隋唐。
波斯和印度有着世界上色彩最浓郁,花纹最多变的文化艺术,这也影响了隋唐。

日本当时全面学习唐朝,从汉字到建筑,从制度到城市布局,从科技到文化艺术,体现在方方面面。
直至今天,日本人继承了相当多的华夏文明的精髓。
直至今天,日本人继承了相当多的华夏文明的精髓。

我最喜欢的遗存风格便是建筑和艺术。
从建筑上看,从宋代到明清时期,中国放弃了之前的建筑,艺术风格。
随之改变的是建筑风格转为玲珑小巧,翼角飞扬。艺术风格转为水墨渲染。
从建筑上看,从宋代到明清时期,中国放弃了之前的建筑,艺术风格。
随之改变的是建筑风格转为玲珑小巧,翼角飞扬。艺术风格转为水墨渲染。

而日本现存的古建筑体型巨大,檐角伸展,仍然保留着大气雄浑的建筑风格。

由于日本从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一直在不断学习中国,所以所以当今日本保存的古建筑,既能追溯南北朝,隋唐时期风格,也有宋元时期风格。
这些风格再融入日本自己本身的特点,留存了一大批精美文物古迹。
这些风格再融入日本自己本身的特点,留存了一大批精美文物古迹。

从艺术上看,波斯和印度风情融合到中国后,全面被日本接收。
中国后期到了明清时期,大部分都是以水墨画为主,越来越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中国后期到了明清时期,大部分都是以水墨画为主,越来越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而日本的艺术品到了当今仍然颜色鲜艳,色彩斑斓。
诸如日本后来改良的传统服装和服等,都是万紫千红的。
诸如日本后来改良的传统服装和服等,都是万紫千红的。

这一切,让我们仍然能回味隋唐那个开放,雍容,灿烂的时代。

▲日本国家级建筑物访问统计结果▲
日本国家指定的文化遗产分为两档,分别是“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
其中“国宝”属于顶级文物,全国仅有国宝建筑物224件,我访问了101件,错过7件。
“重要文化财产”属于第二级别的珍贵文物,全国有建筑物1970件,我访问了352件(此件数有少量水分,因为是粗略按神社或寺院含有数量统计)。
其中,古代神社共有40件国宝,我访问了24件。
古代寺院共有157件国宝,我访问了64件。
古代城郭共有9件国宝,我访问了0件。
古代住宅共有14件国宝,我访问了13件。
古代其他文物共有4件国宝,我访问了0件。
错过的7件国宝就在我访问的范围附近,因时间或体力实在无法到达。
另,国家级文物以下还有“府或县级文化财产”,“市级文化财产”等,不做统计。
日本国家指定的文化遗产分为两档,分别是“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
其中“国宝”属于顶级文物,全国仅有国宝建筑物224件,我访问了101件,错过7件。
“重要文化财产”属于第二级别的珍贵文物,全国有建筑物1970件,我访问了352件(此件数有少量水分,因为是粗略按神社或寺院含有数量统计)。
其中,古代神社共有40件国宝,我访问了24件。
古代寺院共有157件国宝,我访问了64件。
古代城郭共有9件国宝,我访问了0件。
古代住宅共有14件国宝,我访问了13件。
古代其他文物共有4件国宝,我访问了0件。
错过的7件国宝就在我访问的范围附近,因时间或体力实在无法到达。
另,国家级文物以下还有“府或县级文化财产”,“市级文化财产”等,不做统计。

▲战利品▲
来两张战利品镇楼。
1.奈良的小鹿。
来两张战利品镇楼。
1.奈良的小鹿。

2.京都的歌舞伎。

●日本文物概述●
■按价值分■
首先,日本的最有价值的古迹大概分四种:
1.世界遗产
2.国宝
3.重要文化财产(重要文物)
4.地位
“世界遗产”名气最大,但是不见得全是最有价值的,如京都鹿苑寺(金阁寺),则是烧毁后新修的,不是国宝也不是重要文化财产。其中重要部分为:
A.法隆寺(东方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我国南北朝时期)
B.奈良的文化财产(我国隋唐时期)
C.京都的文化财产(我国唐,五代,宋时期)
D.广岛严岛神社(我国南宋时代,平清盛的圣地)
E.日光二社一寺(德川家康的家庙)
F.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熊野三山、高野山、吉野山)
G.姬路城(日本最完美的天守)
“国宝”是日本古迹中最有价值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全是特级精品。
“重要文化财产”是次于“国宝”的第二有价值的。日本不像我国只有一种“国保单位”,而是把“国保单位”分成为两个等级,这样更好的区别其价值档次。
“地位”,还有一种是具有特殊地位的。比如伊势神宫,没有“国宝”也没有“重要文化财产”,如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它在日本人心中就是第一神社,所以这种特殊情况也需要定义进来。
■按价值分■
首先,日本的最有价值的古迹大概分四种:
1.世界遗产
2.国宝
3.重要文化财产(重要文物)
4.地位
“世界遗产”名气最大,但是不见得全是最有价值的,如京都鹿苑寺(金阁寺),则是烧毁后新修的,不是国宝也不是重要文化财产。其中重要部分为:
A.法隆寺(东方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我国南北朝时期)
B.奈良的文化财产(我国隋唐时期)
C.京都的文化财产(我国唐,五代,宋时期)
D.广岛严岛神社(我国南宋时代,平清盛的圣地)
E.日光二社一寺(德川家康的家庙)
F.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熊野三山、高野山、吉野山)
G.姬路城(日本最完美的天守)
“国宝”是日本古迹中最有价值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全是特级精品。
“重要文化财产”是次于“国宝”的第二有价值的。日本不像我国只有一种“国保单位”,而是把“国保单位”分成为两个等级,这样更好的区别其价值档次。
“地位”,还有一种是具有特殊地位的。比如伊势神宫,没有“国宝”也没有“重要文化财产”,如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它在日本人心中就是第一神社,所以这种特殊情况也需要定义进来。

■按类型分■
全世界都一样,拜神的地方才容易保存古建筑。从这个角度说,不管供奉什么神都挺好,最起码不至于让人类“自毁”自己的智慧结晶。
类型主要分为:
1.神社
2.寺庙
神社是祭祀神灵的神殿,是神道教的中心,是日本本体宗教类型。最重要的神社是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及供奉“大国主神”的出云大社。
寺庙是佛教传入日本后的重要古迹。从飞鸟时代开始,后随着鉴真东渡壮大。以奈良,京都为代表的寺庙林立。
全世界都一样,拜神的地方才容易保存古建筑。从这个角度说,不管供奉什么神都挺好,最起码不至于让人类“自毁”自己的智慧结晶。
类型主要分为:
1.神社
2.寺庙
神社是祭祀神灵的神殿,是神道教的中心,是日本本体宗教类型。最重要的神社是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及供奉“大国主神”的出云大社。
寺庙是佛教传入日本后的重要古迹。从飞鸟时代开始,后随着鉴真东渡壮大。以奈良,京都为代表的寺庙林立。

日本古代历史简述
●日本古代历史简述●
写多了没人看,精简如下,实在没法再精简了:
■上古时代■
日本早期时代分为旧石器時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了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事迹。
当时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
也有传言说,卑弥呼就是日本神道教最高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原型。
●日本古代历史简述●
写多了没人看,精简如下,实在没法再精简了:
■上古时代■
日本早期时代分为旧石器時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了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事迹。
当时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
也有传言说,卑弥呼就是日本神道教最高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原型。
写多了没人看,精简如下,实在没法再精简了:
■上古时代■
日本早期时代分为旧石器時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了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事迹。
当时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
也有传言说,卑弥呼就是日本神道教最高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原型。
●日本古代历史简述●
写多了没人看,精简如下,实在没法再精简了:
■上古时代■
日本早期时代分为旧石器時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了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事迹。
当时卑弥呼曾经向曹魏进贡,被封为日本最早的女王。
也有传言说,卑弥呼就是日本神道教最高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原型。

邪马台国后的古坟时代,大和王权诞生。他们以近畿地区为中心,在奈良地区孕育出大和文化。
■飞鸟时代 公元592-710年■
飞鸟时代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藤原京)而得名。
佛教传入日本,朝廷中两大势力之一的苏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势力物部氏支持传统的神道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592年,苏我马子(虽然以“子”结尾,却是个男性...)找人刺杀了当时的天皇。
12月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推古女皇”(592—628年在位)。推古女皇末期,624年武则天出生,后来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皇,有点巧....
593年圣德太子(厩戸王)和苏我马子作为摄政共同辅佐推古天皇。
圣德太子(厩戸王)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在这段时间至9世纪末期,日本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积极学习中国文化。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奈良市),飞鸟时代结束。
■飞鸟时代 公元592-710年■
飞鸟时代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藤原京)而得名。
佛教传入日本,朝廷中两大势力之一的苏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势力物部氏支持传统的神道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592年,苏我马子(虽然以“子”结尾,却是个男性...)找人刺杀了当时的天皇。
12月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推古女皇”(592—628年在位)。推古女皇末期,624年武则天出生,后来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皇,有点巧....
593年圣德太子(厩戸王)和苏我马子作为摄政共同辅佐推古天皇。
圣德太子(厩戸王)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在这段时间至9世纪末期,日本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积极学习中国文化。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奈良市),飞鸟时代结束。

■奈良时代 公元710-794年■
以平城京(奈良市)为都的时代。
这个时期贵族内部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
当时,孝谦天皇(阿倍内亲王)退位,称孝谦上皇。之后,发生藤原仲麻吕之乱。
孝谦上皇打败藤原仲麻吕重登皇位,再次成为称德天皇,她也是一直持续到江户时代前的最后一位女皇。
僧人道镜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
由中国经百济(朝鲜半岛最南端)传入日本的佛教文化在这个时代非常繁荣,他们同时积极派遣唐使从中国学习文化。
以平城京(奈良市)为都的时代。
这个时期贵族内部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
当时,孝谦天皇(阿倍内亲王)退位,称孝谦上皇。之后,发生藤原仲麻吕之乱。
孝谦上皇打败藤原仲麻吕重登皇位,再次成为称德天皇,她也是一直持续到江户时代前的最后一位女皇。
僧人道镜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
由中国经百济(朝鲜半岛最南端)传入日本的佛教文化在这个时代非常繁荣,他们同时积极派遣唐使从中国学习文化。

■平安时代 公元794-1185年■
8世纪末,都城移至平安京(京都市)。
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但是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开始强大起来。
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就是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
公元1156年,发生“保元之乱”,依靠源为义、源为朝父子及平忠正等人兵力的祟德上皇、左大臣藤原赖长一派,被借助于源为义之子源义朝和平忠正外甥平清盛兵力的后白河天皇、藤原赖长之兄关白藤原忠通一派击败。
此后平清盛受到白河院重用,扶摇直上,这又加剧了平清盛与源义朝之间的矛盾。
公元1159年,发生“平治之乱”,平清盛终于击败了他的对手,源义朝在逃亡中被杀,其子年方13岁的源赖朝幸免于难,被流放到伊豆(静冈县)。
保元、平治之乱为平氏掌权铺平了道路。公元1167年平清盛取得太政大臣之职,官邱设在京都的六波罗地方,在那里发号施令。所以他的政权史称六波罗政权。
平清盛与采取闭关政策的贵族政权不同,乎氏政权采取与中国南宋政权通好的政策,积极推进日中贸易。
嘉应2年(1170年),平清盛在福原别庄劝后白河法皇接见当时在日的南宋商人。
南宋商人回国后立即将平清盛的行动向明州刺史报告,于是中国在承安2年(公元1172年)赠给日本朝廷碟状和礼品,以求扩大贸易规模。
但是,平清盛所追求的也主要是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及其一族的利益。
平清盛的保守政策使地方武士团很快丧失了对他的信赖。在经济上遭到损失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后白河院、摄关家以及南都(奈良)北岭(京都)的比睿山、兴福寺、延历寺等大寺院,自然也越来越增加了对平清盛的反感。
终于在治承元年(1177年)发生了受法皇指示的一伙贵族密谋打倒平氏的事件。
事件平息后,平清盛加强了恐怖统治,但反平氏政权的势力却日益增大。
8世纪末,都城移至平安京(京都市)。
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但是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开始强大起来。
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就是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
公元1156年,发生“保元之乱”,依靠源为义、源为朝父子及平忠正等人兵力的祟德上皇、左大臣藤原赖长一派,被借助于源为义之子源义朝和平忠正外甥平清盛兵力的后白河天皇、藤原赖长之兄关白藤原忠通一派击败。
此后平清盛受到白河院重用,扶摇直上,这又加剧了平清盛与源义朝之间的矛盾。
公元1159年,发生“平治之乱”,平清盛终于击败了他的对手,源义朝在逃亡中被杀,其子年方13岁的源赖朝幸免于难,被流放到伊豆(静冈县)。
保元、平治之乱为平氏掌权铺平了道路。公元1167年平清盛取得太政大臣之职,官邱设在京都的六波罗地方,在那里发号施令。所以他的政权史称六波罗政权。
平清盛与采取闭关政策的贵族政权不同,乎氏政权采取与中国南宋政权通好的政策,积极推进日中贸易。
嘉应2年(1170年),平清盛在福原别庄劝后白河法皇接见当时在日的南宋商人。
南宋商人回国后立即将平清盛的行动向明州刺史报告,于是中国在承安2年(公元1172年)赠给日本朝廷碟状和礼品,以求扩大贸易规模。
但是,平清盛所追求的也主要是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及其一族的利益。
平清盛的保守政策使地方武士团很快丧失了对他的信赖。在经济上遭到损失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后白河院、摄关家以及南都(奈良)北岭(京都)的比睿山、兴福寺、延历寺等大寺院,自然也越来越增加了对平清盛的反感。
终于在治承元年(1177年)发生了受法皇指示的一伙贵族密谋打倒平氏的事件。
事件平息后,平清盛加强了恐怖统治,但反平氏政权的势力却日益增大。

从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史称“源平合战”。
治承4年(1180年),当时在中央的源赖政首先举兵,并以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的名义号令各国源氏起事。
源氏栋梁源赖朝举兵于流放地伊豆,堂弟源义仲举兵于信浓(长野县)。
源赖朝在相模(神奈川县)的石桥山败于平氏军队,逃往安房,但随即于同年10月率关东大小武士团在富士川之战中大败平氏军队。
治承5年(1181年)2月,平清盛在四面楚歌声中病死。内乱扩展至九州和四国,几乎遍及全国。
寿永2年(1183年)7月,源义仲进逼京都,平宗盛(平清盛之子)携年仅6岁的安德天皇(平清盛之外孙)仓惶出走西国,后鸟羽天皇在京都即位,于是出现东西两天皇。
同年7月28日,源义仲进入京都。后白河法皇挑动源义仲和源赖朝两虎相争。
正在致力于巩固自己根据地镰仓的源赖朝,于寿永3年(1184年)1月派其弟源赖范和源义经率军西上,灭义仲于粟津,2月败平宗盛于播磨的一谷(神户市须磨区)。
文治元年(1185年)2月再败平氏于赞歧(香川县)的屋岛,最后,3月于长门(山口县)坛浦(下关海峡)海域全歼平氏军队。日本的平安时代至此结束。
治承4年(1180年),当时在中央的源赖政首先举兵,并以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的名义号令各国源氏起事。
源氏栋梁源赖朝举兵于流放地伊豆,堂弟源义仲举兵于信浓(长野县)。
源赖朝在相模(神奈川县)的石桥山败于平氏军队,逃往安房,但随即于同年10月率关东大小武士团在富士川之战中大败平氏军队。
治承5年(1181年)2月,平清盛在四面楚歌声中病死。内乱扩展至九州和四国,几乎遍及全国。
寿永2年(1183年)7月,源义仲进逼京都,平宗盛(平清盛之子)携年仅6岁的安德天皇(平清盛之外孙)仓惶出走西国,后鸟羽天皇在京都即位,于是出现东西两天皇。
同年7月28日,源义仲进入京都。后白河法皇挑动源义仲和源赖朝两虎相争。
正在致力于巩固自己根据地镰仓的源赖朝,于寿永3年(1184年)1月派其弟源赖范和源义经率军西上,灭义仲于粟津,2月败平宗盛于播磨的一谷(神户市须磨区)。
文治元年(1185年)2月再败平氏于赞歧(香川县)的屋岛,最后,3月于长门(山口县)坛浦(下关海峡)海域全歼平氏军队。日本的平安时代至此结束。

■镰仓时代 公元1185-1333年■
文治5年(1189年)源赖朝杀掉了他的弟弟源义经。
建久3年(1192年)旧势力的顽固捍卫者后白河法皇死去。
同年,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立幕府,设立武士政权,开创了日本绵延700余年的幕府政制。
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
源赖朝死后,幕府的政权开始被他的妻子北条政子与外父北条时政掌握。
此后,幕府的政权被北条氏所世袭的执权所领导。
在北条时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想干掉日本........日本人要感谢台风,海啸阻挡了蒙古人.......要不直接悲剧了.....
13世纪后期,后期,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无法维持,终于后醍醐天皇举兵,然后幕府被讨伐大将、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灭亡。
■建武新政 公元1333-1336年 南北朝时代 公元1336-1392年■
镰仓幕府灭亡后,后醍醐天皇二次登基,天皇重夺大权,开启建武新政。
但是好景不长,足利尊氏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交出象征天皇的三神器。
后醍醐天皇逃出京都,开设南朝朝廷,和北方的京都对峙,被称为南北朝时代,北朝天皇最终胜出。
■室町时代 公元1336-1573年■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
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国家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未果。
室町时代文化发展繁盛,例如茶道,花道,能乐,和氏建筑风格的兴起,对后世日本文化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战国时代 公元1467-1590年■
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从“应仁之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人称战国时代。
“应仁之乱”导致京都破败不堪,室町幕府和天皇权利严重受损,战国大名开始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势力,比较强大的势力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
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他的弟弟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拥立,后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正式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文治5年(1189年)源赖朝杀掉了他的弟弟源义经。
建久3年(1192年)旧势力的顽固捍卫者后白河法皇死去。
同年,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立幕府,设立武士政权,开创了日本绵延700余年的幕府政制。
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
源赖朝死后,幕府的政权开始被他的妻子北条政子与外父北条时政掌握。
此后,幕府的政权被北条氏所世袭的执权所领导。
在北条时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想干掉日本........日本人要感谢台风,海啸阻挡了蒙古人.......要不直接悲剧了.....
13世纪后期,后期,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无法维持,终于后醍醐天皇举兵,然后幕府被讨伐大将、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灭亡。
■建武新政 公元1333-1336年 南北朝时代 公元1336-1392年■
镰仓幕府灭亡后,后醍醐天皇二次登基,天皇重夺大权,开启建武新政。
但是好景不长,足利尊氏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交出象征天皇的三神器。
后醍醐天皇逃出京都,开设南朝朝廷,和北方的京都对峙,被称为南北朝时代,北朝天皇最终胜出。
■室町时代 公元1336-1573年■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
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国家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未果。
室町时代文化发展繁盛,例如茶道,花道,能乐,和氏建筑风格的兴起,对后世日本文化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战国时代 公元1467-1590年■
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从“应仁之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人称战国时代。
“应仁之乱”导致京都破败不堪,室町幕府和天皇权利严重受损,战国大名开始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势力,比较强大的势力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
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他的弟弟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拥立,后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正式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 公元1573-1603年■
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
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自此今川义元一直在被小丑化...是个悲剧,还不如袁绍-最起码袁绍没被当笑话...)四万大军,名声大振。
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
永禄十年(1567年),织田信长提出“天下布武”的口号。在此期间,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织田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元龟元年(1571年),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后被人称为“第六天魔王”。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灭了足利幕府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部将明智光秀在本能寺发动叛乱。
没有设防的织田信长遭到这场突然的袭击不敌退于内室剖腹自杀,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织田信忠在安土城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顿时陷入混乱。
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
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自此今川义元一直在被小丑化...是个悲剧,还不如袁绍-最起码袁绍没被当笑话...)四万大军,名声大振。
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
永禄十年(1567年),织田信长提出“天下布武”的口号。在此期间,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织田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元龟元年(1571年),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后被人称为“第六天魔王”。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灭了足利幕府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部将明智光秀在本能寺发动叛乱。
没有设防的织田信长遭到这场突然的袭击不敌退于内室剖腹自杀,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织田信忠在安土城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顿时陷入混乱。

此时,织田氏部将羽柴秀吉匆忙从于毛利氏战斗中撤回,在部下黑田官兵卫的帮助下经过大回返后在山崎之战中打败明智光秀,并在后来的清州会议中取得优势,而于隔年的“贱岳之战”打败织田家首席重臣柴田胜家,成功整合织田氏的版图。
由于丰臣秀吉打算把伏见城改造为超越大阪城的天下第一巨城,并在城下山上种满桃树(但尚未完工),故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1584年,羽柴秀吉与东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发会战,双方经过一番对峙后进行和解并结为同盟。(你不得不服德川家康,确实是一只狐狸,打不赢我就耗死你....)
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计划。
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1590年,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完成全国大致上的统一。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
由于丰臣秀吉打算把伏见城改造为超越大阪城的天下第一巨城,并在城下山上种满桃树(但尚未完工),故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1584年,羽柴秀吉与东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发会战,双方经过一番对峙后进行和解并结为同盟。(你不得不服德川家康,确实是一只狐狸,打不赢我就耗死你....)
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计划。
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1590年,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完成全国大致上的统一。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

之后,丰臣家裂分为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派(西军)和以德川家康为首的尾张派(东军)两派。
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利用政治联姻等手段控制大坂城的权力中心及天下的有力诸侯,招致多数大名与丰臣内部文官的不满。
1599年,身为五大老之一的,秀吉自小的最好朋友前田利家在居城尾山城病逝。
终于,一直制压着德川家康的巨大势力消失,前田利家之子前田利长向德川家康投降,被封为加贺藩藩主。
1600年,不满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与大名毛利辉元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也难以抑压心中苦闷,最终双方在“关原合战”中交手。
因为毛利辉元的保守与小早川绣秋的叛变,胜利最终落入了兵力比较少的德川家康手中,并成为全国实际的统治者,建立德川政权。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今东京)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利用政治联姻等手段控制大坂城的权力中心及天下的有力诸侯,招致多数大名与丰臣内部文官的不满。
1599年,身为五大老之一的,秀吉自小的最好朋友前田利家在居城尾山城病逝。
终于,一直制压着德川家康的巨大势力消失,前田利家之子前田利长向德川家康投降,被封为加贺藩藩主。
1600年,不满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与大名毛利辉元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也难以抑压心中苦闷,最终双方在“关原合战”中交手。
因为毛利辉元的保守与小早川绣秋的叛变,胜利最终落入了兵力比较少的德川家康手中,并成为全国实际的统治者,建立德川政权。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今东京)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公元1603-1868年■
庆长八年(1603年),天皇下旨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政权。
庆长19年-庆长20年(1614年-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阪之战”(大阪冬之阵、大阪夏之阵),彻底灭掉丰臣家族。
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
跟清朝一样,江户时代也开始闭关锁国。
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完善锁国政策。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
到了末期时称为幕末,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佩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米和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
终于最后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而将政权归还给朝廷。
德川庆喜虽然下台,但是并不想放弃权利。他与西乡隆盛带领的明治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决斗,结果大败而归。
德川庆喜服输,放弃权利,彻底结束江户时代,也给后续的“明治维新”铺平了道路。
庆长八年(1603年),天皇下旨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政权。
庆长19年-庆长20年(1614年-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阪之战”(大阪冬之阵、大阪夏之阵),彻底灭掉丰臣家族。
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
跟清朝一样,江户时代也开始闭关锁国。
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完善锁国政策。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
到了末期时称为幕末,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佩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米和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
终于最后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而将政权归还给朝廷。
德川庆喜虽然下台,但是并不想放弃权利。他与西乡隆盛带领的明治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决斗,结果大败而归。
德川庆喜服输,放弃权利,彻底结束江户时代,也给后续的“明治维新”铺平了道路。
日本建筑形制
●日本建筑形制●
■日本建筑-正面■
日本建筑按出入口位置的不同分为“妻入”和“平入”。
正面为三角形屋顶的是“妻入”,平直形的是“平入”。
◆妻入形式◆
妻入形式的神殿样式有大社造、大鸟造、住吉造、春日造等等。
例如大阪住吉大社的三四正殿(国宝)便是代表性的妻入形式(住吉造)。
■日本建筑-正面■
日本建筑按出入口位置的不同分为“妻入”和“平入”。
正面为三角形屋顶的是“妻入”,平直形的是“平入”。
◆妻入形式◆
妻入形式的神殿样式有大社造、大鸟造、住吉造、春日造等等。
例如大阪住吉大社的三四正殿(国宝)便是代表性的妻入形式(住吉造)。

◆平入形式◆
平入形式的有神明造、流造、八幡造、日吉造等等。
例如滋贺县大津市日吉大社的东本宫正殿(国宝)便是代表性的平入形式(日吉造)。
平入形式的有神明造、流造、八幡造、日吉造等等。
例如滋贺县大津市日吉大社的东本宫正殿(国宝)便是代表性的平入形式(日吉造)。

◆复合形式◆
另外,还有像吉备津造、袛园造、浅间造、权现造等拥有更多更加复杂特殊样式的神社。
■日本建筑-屋檐■
此外,按不同的屋檐分为不同的神社。
◆切妻造◆
悬山顶建筑被称为切妻造。
例如岛根县松江市神魂神社正殿(国宝)。
另外,还有像吉备津造、袛园造、浅间造、权现造等拥有更多更加复杂特殊样式的神社。
■日本建筑-屋檐■
此外,按不同的屋檐分为不同的神社。
◆切妻造◆
悬山顶建筑被称为切妻造。
例如岛根县松江市神魂神社正殿(国宝)。

◆入母屋造◆
歇山顶建筑被称为入母屋造。
例如岐阜县永保寺开山堂(国宝)。
歇山顶建筑被称为入母屋造。
例如岐阜县永保寺开山堂(国宝)。

◆寄栋造◆
攒尖顶建筑,四方形屋檐的称为寄栋。比如宝型造。
例如福岛县阿弥陀堂(国宝,1160年建造,时代排名第四十三)就是四角攒尖的宝型造。
攒尖顶建筑,四方形屋檐的称为寄栋。比如宝型造。
例如福岛县阿弥陀堂(国宝,1160年建造,时代排名第四十三)就是四角攒尖的宝型造。

■日本建筑-破风■
日本的破风,是屋顶正面前檐的装饰性部件。
◆唐破风◆
类似于卷棚顶的变化形制。
第一种是向唐破风,直接作为屋顶使用,直接伸出房檐。
例如长野县松本市松本城的三层就是向唐破风。
第二种是轩唐破风,采取切妻破风(悬山顶)的形制来摆放唐破风。
大名鼎鼎的世界遗产姬路城很多层均有轩唐破风。
唐破风风格在天守阁流行前,主要是作为唐门存在的。
例如京都丰国神社的唐门(国宝)。
日本的破风,是屋顶正面前檐的装饰性部件。
◆唐破风◆
类似于卷棚顶的变化形制。
第一种是向唐破风,直接作为屋顶使用,直接伸出房檐。
例如长野县松本市松本城的三层就是向唐破风。
第二种是轩唐破风,采取切妻破风(悬山顶)的形制来摆放唐破风。
大名鼎鼎的世界遗产姬路城很多层均有轩唐破风。
唐破风风格在天守阁流行前,主要是作为唐门存在的。
例如京都丰国神社的唐门(国宝)。

◆入母屋破风◆
类似于歇山顶的变化形制。
天守阁可能会使用比翼入母屋破风。
◆千鸟破风◆
是把切妻破风(悬山顶)直接放置于屋顶的中间部位,作为单纯的装饰。
天守阁可能会使用比翼千鸟破风。
类似于歇山顶的变化形制。
天守阁可能会使用比翼入母屋破风。
◆千鸟破风◆
是把切妻破风(悬山顶)直接放置于屋顶的中间部位,作为单纯的装饰。
天守阁可能会使用比翼千鸟破风。

◆切妻破风◆
类似于悬山顶的变化形制。
切妻破风比较典型的如出云大社的彰古馆。
类似于悬山顶的变化形制。
切妻破风比较典型的如出云大社的彰古馆。

●日本古建筑的修缮方式●
在这里必须要说说日本古建筑的修缮方式。
中国的习惯是保留原材,修旧如旧。
优点是:非常有老古董的效果,可以保持原始状态。
缺点是:一旦遇到火灾就彻底完蛋,没法恢复原形。
日本的习惯是更换材料,修旧如新,所以都是先图纸化,然后主动拆解打散,重做。
例如日本的伊势神宫每隔20年就要重建一次。(此方式并不是现代才开始所为,在日本古代的时候,很多建筑便是20年一解体重建)
优点是:图纸化,有明确的形制纪录,不怕毁坏,随时可以恢复原状。
缺点是:过于新,失去古朴感觉,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细度越来越差。
例如奈良时代的奈良药师寺东塔,解体修理需要11年才能完工,这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益求精。虽然日本的古建筑没有我国现存的古朴,但是修缮标准还是非常完美的。
在这里必须要说说日本古建筑的修缮方式。
中国的习惯是保留原材,修旧如旧。
优点是:非常有老古董的效果,可以保持原始状态。
缺点是:一旦遇到火灾就彻底完蛋,没法恢复原形。
日本的习惯是更换材料,修旧如新,所以都是先图纸化,然后主动拆解打散,重做。
例如日本的伊势神宫每隔20年就要重建一次。(此方式并不是现代才开始所为,在日本古代的时候,很多建筑便是20年一解体重建)
优点是:图纸化,有明确的形制纪录,不怕毁坏,随时可以恢复原状。
缺点是:过于新,失去古朴感觉,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细度越来越差。
例如奈良时代的奈良药师寺东塔,解体修理需要11年才能完工,这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益求精。虽然日本的古建筑没有我国现存的古朴,但是修缮标准还是非常完美的。
古迹-神社
●古迹-神社●
说到日本就首先要提到神道教。神社作为日本独有的文化,是首先需要解读的。
☆伊势神宫☆
说神社就不能不说伊势神宫,自古以来,说到“神宫”的话就是指伊势神宫。
神宫以皇大神宫(内宫)和丰受大神宫(外宫)两正宫为中心。内宫祭祀女神“天照大神”,外宫祭祀作为衣食住及产业的守护神而广受推崇的丰受大御神。
说到日本就首先要提到神道教。神社作为日本独有的文化,是首先需要解读的。
☆伊势神宫☆
说神社就不能不说伊势神宫,自古以来,说到“神宫”的话就是指伊势神宫。
神宫以皇大神宫(内宫)和丰受大神宫(外宫)两正宫为中心。内宫祭祀女神“天照大神”,外宫祭祀作为衣食住及产业的守护神而广受推崇的丰受大御神。

皇大神宫(内宫)为日本最崇高的圣地,是供奉皇室的祖神“天照大御神”的神社。
约2000年前,原本由历代天皇供奉于皇居内,但自第十代崇神天皇即位起,便迁往皇居外供奉。
到了第十一代垂仁天皇即位,巡视全国各地的倭姬命(垂仁天皇之女)得到天照大御神的神示,而将天照大御神移驾至伊势。
自此以来被尊为日本人的总氏神信奉至今。
约2000年前,原本由历代天皇供奉于皇居内,但自第十代崇神天皇即位起,便迁往皇居外供奉。
到了第十一代垂仁天皇即位,巡视全国各地的倭姬命(垂仁天皇之女)得到天照大御神的神示,而将天照大御神移驾至伊势。
自此以来被尊为日本人的总氏神信奉至今。

★皇大神宫★
内宫正宫作为供奉天照大御神的神殿而建。位于内侧,被四重木墙所环绕的最为神圣的正殿,供奉有天照大御神的御神体“八咫镜”。
参拜者于自内侧算起第三道外墙前参拜。
内宫正宫作为供奉天照大御神的神殿而建。位于内侧,被四重木墙所环绕的最为神圣的正殿,供奉有天照大御神的御神体“八咫镜”。
参拜者于自内侧算起第三道外墙前参拜。

有趣的是,伊势神宫没有一个建筑是“国宝”,也没有一个建筑是“重要文化财产”,而且建筑也不多,内宫正宫非常简单。
但是,作为国民女神“天照大御神”的本社,自然也被称为每个日本人的精神圣地。
它独享日本最古老的建筑样式“唯一神明造”。
挖土立柱支撑萱草屋顶,屋顶山形板延伸出交叉长木,大梁上有一排鱼形压脊木,栋持柱在大梁的两端支撑,属于双坡屋顶建筑(平入形式)。
唯一神明造全部采用直线式,除了必要的五金制品外毫无装饰,是非常朴素的原色木料建筑。
另外,从地面到正殿大梁的高度有十余米,到大殿地板的距离也要比人的身高高出大概2.5米。
但是,作为国民女神“天照大御神”的本社,自然也被称为每个日本人的精神圣地。
它独享日本最古老的建筑样式“唯一神明造”。
挖土立柱支撑萱草屋顶,屋顶山形板延伸出交叉长木,大梁上有一排鱼形压脊木,栋持柱在大梁的两端支撑,属于双坡屋顶建筑(平入形式)。
唯一神明造全部采用直线式,除了必要的五金制品外毫无装饰,是非常朴素的原色木料建筑。
另外,从地面到正殿大梁的高度有十余米,到大殿地板的距离也要比人的身高高出大概2.5米。

一般的神道教神社的参拜礼仪都是“二拜,二拍手,一拜”,而伊势神宫的是独有的“八拜,八开手”。

★天照大御神★
天照大御神是神道教的最高神祗,她是一位太阳女神。
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宗教,后来佛教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分庭抗礼。但最终的结果是,还是本土原始宗教维持了更多的信众。
天照大御神是神道教的最高神祗,她是一位太阳女神。
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宗教,后来佛教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分庭抗礼。但最终的结果是,还是本土原始宗教维持了更多的信众。

后来者佛教,在印度最终没能战胜印度教,在日本也最终没能战胜神道教。
这也证明,深入民心的群众基础有多么的重要。
这也证明,深入民心的群众基础有多么的重要。

★日本三神器★
来源于日本的神话传说,分别是天丛云剑(草薙剑)(草薙剣),八尺琼勾玉(八坂瓊勾玉),八咫镜(八咫鏡)。
据说是天孙降临时,天照大神授予琼琼杵尊并由日本天皇代代继承的宝物。
其中据传八咫镜就保存在伊势神宫。
来源于日本的神话传说,分别是天丛云剑(草薙剑)(草薙剣),八尺琼勾玉(八坂瓊勾玉),八咫镜(八咫鏡)。
据说是天孙降临时,天照大神授予琼琼杵尊并由日本天皇代代继承的宝物。
其中据传八咫镜就保存在伊势神宫。

★丰受大神宫★
外宫所供奉的主神“丰受大御神”约为1500年前,在雄略天皇22年(478年)时,天皇在梦中得天照大御神的谕示,将豊受大御神自丹波国(现京都府北部)迎驾来伊势。
外宫所供奉的主神“丰受大御神”约为1500年前,在雄略天皇22年(478年)时,天皇在梦中得天照大御神的谕示,将豊受大御神自丹波国(现京都府北部)迎驾来伊势。

作为掌管天照大御神的“饮食之神”,丰受大御神除了保佑农作物丰收之外,也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食、衣、住”的守护神。

外宫的正宫建筑样式几乎与内宫雷同,而外宫仅有的“御食殿”建筑,更成为外宫的特色之一。

★神乐殿★
神乐殿是将参拜者的个人愿望,透过神乐献纳并向神明许愿之处。伊势神宫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祈求众生福祉的圣地。
若有私人的愿望,可透过神乐献纳,个别将祈愿献给神明。
神乐殿是将参拜者的个人愿望,透过神乐献纳并向神明许愿之处。伊势神宫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祈求众生福祉的圣地。
若有私人的愿望,可透过神乐献纳,个别将祈愿献给神明。

☆出云大社☆
除了伊势神宫,地位第二高的神社就一定是出云大社了。
供奉的是“大国主神”,《古事记》记载的让位的神话中,大国主神把国家统治权让给了天照大神,当时营造的天日隅宫据说是出云大社的前身。
供奉着大国大神的拜殿营造于延享时代(1744年),为“大社造”建筑,是典型的妻入形式。
除了伊势神宫,地位第二高的神社就一定是出云大社了。
供奉的是“大国主神”,《古事记》记载的让位的神话中,大国主神把国家统治权让给了天照大神,当时营造的天日隅宫据说是出云大社的前身。
供奉着大国大神的拜殿营造于延享时代(1744年),为“大社造”建筑,是典型的妻入形式。

在日本一般而言称10月为“神无月”,因为神仙都外出了,而在出云这个地方由于众神云集于此,所以只有这里称10月为“神在月”。

★出雲大社本殿★出云大社正殿★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48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七★
宝治2年(1248年)建造。
现有的神殿高约24米,而传说最初造起来时,高度约有96米。
宝治2年(1248年)建造。
现有的神殿高约24米,而传说最初造起来时,高度约有96米。

正殿采用的是神社建筑中最古老的大社建筑样式,屋内中央有一根称为心御柱的大柱,其余由总计9根柱子构成的田字形平面和正面开口的人字形屋顶构成。

神乐殿有长13米,腰围8米。

神乐殿重达5吨的巨型稻草结“注连绳”(稻草绳),日本最大,可谓神社一绝。

另外一件值得提到的事情,就是来自出云大社的巫女“出云阿国”。
这位在日本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文禄年间为了招募维修出云大社的经费,其率众巫女在日本作巡回演出,后来她便成为日本歌舞伎剧创始者。
一般的神道教神社的参拜礼仪都是“二拜,二拍手,一拜”,而出云大社还保留着自古传统的参拜方式“二拜,四拍手,一拜”。
这位在日本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文禄年间为了招募维修出云大社的经费,其率众巫女在日本作巡回演出,后来她便成为日本歌舞伎剧创始者。
一般的神道教神社的参拜礼仪都是“二拜,二拍手,一拜”,而出云大社还保留着自古传统的参拜方式“二拜,四拍手,一拜”。

☆石上神宫☆
南北纵贯奈良县的“山边道”从飞鸟地区延伸到奈良市,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道路,在其中段位置上坐落着石上神宫。
和以三轮山为神体祭祀的大和国一宫的大神神社一样,作为日本最古老的神社被人熟识,同时也是飞鸟时代驰名的豪族物部氏的总氏神。
★石上神宮拝殿★石上神宫拜殿★国宝★镰仓时代初期(约南宋-元时期)★1185-1333年★时代排名并列第四十八★
石上神宫拜殿据说是1081年永保元年,白河天皇为了举行镇魂祭,把宫中的神嘉殿移建到石上神宫而建造的。
现在认为是镰仓时代前期的建筑,在现存的神殿的拜殿中是最古老的。原本石上神宫没有正殿,拜殿的后面是禁地。
南北纵贯奈良县的“山边道”从飞鸟地区延伸到奈良市,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道路,在其中段位置上坐落着石上神宫。
和以三轮山为神体祭祀的大和国一宫的大神神社一样,作为日本最古老的神社被人熟识,同时也是飞鸟时代驰名的豪族物部氏的总氏神。
★石上神宮拝殿★石上神宫拜殿★国宝★镰仓时代初期(约南宋-元时期)★1185-1333年★时代排名并列第四十八★
石上神宫拜殿据说是1081年永保元年,白河天皇为了举行镇魂祭,把宫中的神嘉殿移建到石上神宫而建造的。
现在认为是镰仓时代前期的建筑,在现存的神殿的拜殿中是最古老的。原本石上神宫没有正殿,拜殿的后面是禁地。

★石上神宮摂社出雲建雄神社拝殿★石上神宫出云建雄神社拜殿★国宝★镰仓时代后期(南宋时期)★1300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一百零二★
与楼门里面的拜殿隔着参道的相对一侧供奉着作为摄社的出云建雄神社。与面朝南的石上神宫相对,出云建雄神社面朝西。
其拜殿是镰仓时代后期,正安2年(1300年)建造的。
拜殿从中心穿过把建筑一分为二的割拜殿建筑式样,是在其他地方不多见的少有的样式。
与楼门里面的拜殿隔着参道的相对一侧供奉着作为摄社的出云建雄神社。与面朝南的石上神宫相对,出云建雄神社面朝西。
其拜殿是镰仓时代后期,正安2年(1300年)建造的。
拜殿从中心穿过把建筑一分为二的割拜殿建筑式样,是在其他地方不多见的少有的样式。

古迹-寺庙
●古迹-寺庙●
除了神社便是与佛教一起传来的寺庙。
佛教寺庙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塔,而日本的木构塔遗存,确实是最重要的看点。
■寺庙-十三重塔■
☆谈山神社☆
位于奈良县樱井市。
★谈山神社十三重塔★重要文化财产★战国时代(明朝时期)★1532年★
享禄5年(1532年)重建。
谈山神社的十三重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木质结构的十三层塔。
除了神社便是与佛教一起传来的寺庙。
佛教寺庙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塔,而日本的木构塔遗存,确实是最重要的看点。
■寺庙-十三重塔■
☆谈山神社☆
位于奈良县樱井市。
★谈山神社十三重塔★重要文化财产★战国时代(明朝时期)★1532年★
享禄5年(1532年)重建。
谈山神社的十三重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木质结构的十三层塔。

■寺庙-五重塔■
☆琉璃光寺☆
位于山口县山口市。
琉璃光寺五重塔与奈良法隆寺五重塔、京都醍醐寺五重塔并称为日本三大名塔。
★瑠璃光寺五重塔★琉璃光寺五重塔★国宝★室町时代(明朝时期)★1442年★
嘉吉2年(1442年)建造。
古代的大内氏由于崇拜京都,依照京都建了山口街容。于山口盆地盛开的大内文化之花,在第31代大内义隆的时代达到顶点,累世的余庆使财政方面、文化方面及权力上都无人与其相提并论。
山口保持了和平,做为“西京”繁荣起来,所以很多公家及文化人为躲避京都的战乱跑到山口。
琉璃光四五重塔建于嘉吉2年(1442年),是大内文化的最高杰作,为日本三个名塔之一。现在成为山口观光的象征,充满绿色潇洒的境地,使人忘却时间的流逝。
琉璃光寺是曹洞宗的寺院,因寺院内北边耸立的五重塔而出名。五重塔是为了纪念应永之乱(1399年)中战死的大内义弘而建于1442年,大内义弘是室町时代的山口县周边守卫大名。
塔体总高20.6米,九重的相轮高10.2米。平面三进三间,中心设通心柱。
外观上看,塔的出檐极为深远,胴体则极为纤瘦;只在第二层设有勾栏,各层屋檐坡度有明显递减趋势,给人强烈的安定感。
只在二层带有栏杆。建筑样式为日式,但部分吸收了唐朝风格,作为室町建筑属于装饰较少的一类。
☆琉璃光寺☆
位于山口县山口市。
琉璃光寺五重塔与奈良法隆寺五重塔、京都醍醐寺五重塔并称为日本三大名塔。
★瑠璃光寺五重塔★琉璃光寺五重塔★国宝★室町时代(明朝时期)★1442年★
嘉吉2年(1442年)建造。
古代的大内氏由于崇拜京都,依照京都建了山口街容。于山口盆地盛开的大内文化之花,在第31代大内义隆的时代达到顶点,累世的余庆使财政方面、文化方面及权力上都无人与其相提并论。
山口保持了和平,做为“西京”繁荣起来,所以很多公家及文化人为躲避京都的战乱跑到山口。
琉璃光四五重塔建于嘉吉2年(1442年),是大内文化的最高杰作,为日本三个名塔之一。现在成为山口观光的象征,充满绿色潇洒的境地,使人忘却时间的流逝。
琉璃光寺是曹洞宗的寺院,因寺院内北边耸立的五重塔而出名。五重塔是为了纪念应永之乱(1399年)中战死的大内义弘而建于1442年,大内义弘是室町时代的山口县周边守卫大名。
塔体总高20.6米,九重的相轮高10.2米。平面三进三间,中心设通心柱。
外观上看,塔的出檐极为深远,胴体则极为纤瘦;只在第二层设有勾栏,各层屋檐坡度有明显递减趋势,给人强烈的安定感。
只在二层带有栏杆。建筑样式为日式,但部分吸收了唐朝风格,作为室町建筑属于装饰较少的一类。

在日本国内现存的五重塔中第10古老,与京都醍醐寺、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并列日本三大名塔之一,作为室町时代中期的优秀建筑被指定为了国宝。
而在这三者中,又只有琉璃光寺五重塔是桧柏树皮葺屋顶,其他两座为瓦顶。桧柏树皮葺覆盖的屋顶是日本建筑”师法自然”的代表特征。
而在这三者中,又只有琉璃光寺五重塔是桧柏树皮葺屋顶,其他两座为瓦顶。桧柏树皮葺覆盖的屋顶是日本建筑”师法自然”的代表特征。

整座塔的建造模仿了比室町时代早6个世纪的平安时代“和样建筑”的古朴样式,不施色彩,装饰极少,充满了纤细优美的贵族气息。
可以说这是一座当时的仿古建筑,史料上并没有关于塔的建造年代的记载,仿古手法的使用无形中给推定塔的建造年代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任何建筑都不会不受时代的影响。
在塔身内部,底层有一圆形的榉木须弥座,为中国传来的”唐样(禅宗样)风格”。同时,二层勾栏望柱柱头为唐样的逆莲柱,雕刻细腻,模仿了中国宋元江南地区的柱头样式。这在日本的塔中为绝无仅有的例子。
可以看出,尽管设计手法上使用了平安时代日本化的和样建筑风格,但在某些细节上仍不能不反映出室町时代受中国禅宗强烈影响的特征。
其建造年代的时代感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出来,客观上提供了推定建造时间的证据。
大正5年(1917年)塔解体大修时,在构件内发现了嘉吉2年(1442年)留下的墨迹。从手法与时代背景上推断,嘉吉2年正是建造年代。
室町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中期。室町时代初期约60年,幕府与以天皇为中心的南朝互相对立,称为“南北朝时代”(1336-1392年)。
室町时代的后期,约一个世纪的时间,社会大动乱,被形象的称为“战国时代”。
在整个室町幕府时代,政局相对安定的,仅有1392年足利义满稳定室町幕府后的约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政局稳定之时,必有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史上,区别其他时期的文化,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室町文化”。这是一个将日本传统的宫廷文化与以禅宗为代表的大陆文化兼收并蓄,产生了新文化的时期。
日本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诞生时期”。
可以说这是一座当时的仿古建筑,史料上并没有关于塔的建造年代的记载,仿古手法的使用无形中给推定塔的建造年代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任何建筑都不会不受时代的影响。
在塔身内部,底层有一圆形的榉木须弥座,为中国传来的”唐样(禅宗样)风格”。同时,二层勾栏望柱柱头为唐样的逆莲柱,雕刻细腻,模仿了中国宋元江南地区的柱头样式。这在日本的塔中为绝无仅有的例子。
可以看出,尽管设计手法上使用了平安时代日本化的和样建筑风格,但在某些细节上仍不能不反映出室町时代受中国禅宗强烈影响的特征。
其建造年代的时代感在这些细节中体现出来,客观上提供了推定建造时间的证据。
大正5年(1917年)塔解体大修时,在构件内发现了嘉吉2年(1442年)留下的墨迹。从手法与时代背景上推断,嘉吉2年正是建造年代。
室町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中期。室町时代初期约60年,幕府与以天皇为中心的南朝互相对立,称为“南北朝时代”(1336-1392年)。
室町时代的后期,约一个世纪的时间,社会大动乱,被形象的称为“战国时代”。
在整个室町幕府时代,政局相对安定的,仅有1392年足利义满稳定室町幕府后的约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政局稳定之时,必有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史上,区别其他时期的文化,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室町文化”。这是一个将日本传统的宫廷文化与以禅宗为代表的大陆文化兼收并蓄,产生了新文化的时期。
日本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诞生时期”。

背后是樱花、枫树甚美的后山,前方是大片的水池,四季花草、冬季雪景等每个季节都散发着不同的情调,夜间还有彩灯的妆点。
柔和的屋檐轮廓线与背后的山,面前的池和谐辉映,在琉璃光寺的这个”池泉回游式”庭园里,塔成为庭园构成上不可缺少的元素。
柔和的屋檐轮廓线与背后的山,面前的池和谐辉映,在琉璃光寺的这个”池泉回游式”庭园里,塔成为庭园构成上不可缺少的元素。

●五重塔的奥秘●
东晋和南朝的建筑不仅遗物不存,连图像也没有保存下来,只能结合文献,参考日本飞鸟时代建筑来探讨。
在南朝史料中,记有荆州玉泉寺大殿,说它面阔十三间,只用二行柱,通梁五十五尺,明确指出它是全木构架大型建筑。
史料中还说梁朝建了很多木塔,三、五、七、九层均有,大都平面方形,有上下贯通的木制刹柱,柱外围以多层木构塔身,柱顶加金铜宝瓶和若干层露盘形成塔刹。
这种塔的形象和特点与日本现存飞鸟时代的塔,如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很相近。
这二塔都是中心有一大础,础上立刹柱,柱外为多层塔身。每层塔身檐柱的柱列间加阑额,上为斗拱及梁组成的铺作层,承托塔檐。
在塔檐椽上置水平卧梁,梁上立上层檐柱。如此反复至塔顶。各层内柱围在刹柱四周,柱上架枋,形成井干形方框,限制刹柱活动,并承托上层内柱。
塔身较高者,刹柱可用几段接成,它们是全木构塔。这两座日本塔都是较小的三、五层塔,但可据以推知南朝建康大爱敬寺七层塔和同泰寺九重塔的构造情况。
对测量数据分析后发现,日本飞鸟时代建筑在设计时都以拱之高度为模数,建筑各间的面阔、进深和柱高都是它的倍数。
在多层建筑中,其总高又是一层柱高的倍数,如高二层的法隆寺金堂脊高为其四倍,五重塔为其七倍,法起寺三重塔为其五倍,都以一层柱高为扩大模数。
飞鸟时代建筑是日本接受中国影响后最早出现的不同于此前日本传统的新风格的建筑,它所体现的运用模数进行设计的方法应是当时中国的方法,这就证明在南北朝后期木结构设计中已运用了模数。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五重塔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开始存在的,而隋唐也将其发扬光大。
东晋和南朝的建筑不仅遗物不存,连图像也没有保存下来,只能结合文献,参考日本飞鸟时代建筑来探讨。
在南朝史料中,记有荆州玉泉寺大殿,说它面阔十三间,只用二行柱,通梁五十五尺,明确指出它是全木构架大型建筑。
史料中还说梁朝建了很多木塔,三、五、七、九层均有,大都平面方形,有上下贯通的木制刹柱,柱外围以多层木构塔身,柱顶加金铜宝瓶和若干层露盘形成塔刹。
这种塔的形象和特点与日本现存飞鸟时代的塔,如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很相近。
这二塔都是中心有一大础,础上立刹柱,柱外为多层塔身。每层塔身檐柱的柱列间加阑额,上为斗拱及梁组成的铺作层,承托塔檐。
在塔檐椽上置水平卧梁,梁上立上层檐柱。如此反复至塔顶。各层内柱围在刹柱四周,柱上架枋,形成井干形方框,限制刹柱活动,并承托上层内柱。
塔身较高者,刹柱可用几段接成,它们是全木构塔。这两座日本塔都是较小的三、五层塔,但可据以推知南朝建康大爱敬寺七层塔和同泰寺九重塔的构造情况。
对测量数据分析后发现,日本飞鸟时代建筑在设计时都以拱之高度为模数,建筑各间的面阔、进深和柱高都是它的倍数。
在多层建筑中,其总高又是一层柱高的倍数,如高二层的法隆寺金堂脊高为其四倍,五重塔为其七倍,法起寺三重塔为其五倍,都以一层柱高为扩大模数。
飞鸟时代建筑是日本接受中国影响后最早出现的不同于此前日本传统的新风格的建筑,它所体现的运用模数进行设计的方法应是当时中国的方法,这就证明在南北朝后期木结构设计中已运用了模数。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五重塔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开始存在的,而隋唐也将其发扬光大。

那么五重塔保持稳定的力学原理是什么?见证古人的智慧,我们来看看以下三点:
1∶会跳蛇舞的五重塔
在受到地震袭击时,五重塔整座塔身不会朝同一方向倾斜。其各层塔的倾斜方向相互交错,下层向左,上层向右,再上层又是向左……。
如此摇晃,整个塔身就像在跳蛇舞一样。
1∶会跳蛇舞的五重塔
在受到地震袭击时,五重塔整座塔身不会朝同一方向倾斜。其各层塔的倾斜方向相互交错,下层向左,上层向右,再上层又是向左……。
如此摇晃,整个塔身就像在跳蛇舞一样。

2∶弥次郎兵卫平衡原理
即左右重心平衡。所谓「弥次郎兵卫」,是挑着担子的玩具偶人的名字。玩具偶人之所以能保持平衡,是因为其左右 臂上的重坠低于支点。
如果左则重坠下降的话,那么,左右两侧的重坠与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就会不同,如①与②那样。
也就是说,因为②的距离变长了,右臂上的 重坠就会下降。如此不断反复,从而保持整体平衡。
即左右重心平衡。所谓「弥次郎兵卫」,是挑着担子的玩具偶人的名字。玩具偶人之所以能保持平衡,是因为其左右 臂上的重坠低于支点。
如果左则重坠下降的话,那么,左右两侧的重坠与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就会不同,如①与②那样。
也就是说,因为②的距离变长了,右臂上的 重坠就会下降。如此不断反复,从而保持整体平衡。

3∶哥伦布的木碗
将数个木碗重叠并倒扣在一个盘子上,如果晃动盘子,木碗就会倒塌(左)。
而如果按所谓「哥伦布的鸡蛋」(即哥伦布磕碎鸡蛋底部让鸡蛋立起的故事)那样的思路,在每只木碗的底部开一小洞,并用一根筷子串起来。
这样,即使晃动盘子,上面的木碗也不会倒塌(右)。
将数个木碗重叠并倒扣在一个盘子上,如果晃动盘子,木碗就会倒塌(左)。
而如果按所谓「哥伦布的鸡蛋」(即哥伦布磕碎鸡蛋底部让鸡蛋立起的故事)那样的思路,在每只木碗的底部开一小洞,并用一根筷子串起来。
这样,即使晃动盘子,上面的木碗也不会倒塌(右)。

☆室生寺☆
位于奈良县宇陀市。
★室生寺五重塔★室生寺五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唐朝时期)★800年★时代排名第二十九★
延历19年(800年)建造。
是除了法隆寺五重塔之外,第二古老的五重塔。
虽然是只有16米的小塔,但是颜色极为漂亮。
位于奈良县宇陀市。
★室生寺五重塔★室生寺五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唐朝时期)★800年★时代排名第二十九★
延历19年(800年)建造。
是除了法隆寺五重塔之外,第二古老的五重塔。
虽然是只有16米的小塔,但是颜色极为漂亮。

☆羽黑山☆
位于山形鹤冈羽黑山。
★羽黒山五重塔★羽黑山五重塔★国宝★南北朝时代(明朝时期)★1372年★
1372年建造。
高度29.2米。
位于山形鹤冈羽黑山。
★羽黒山五重塔★羽黑山五重塔★国宝★南北朝时代(明朝时期)★1372年★
1372年建造。
高度29.2米。

☆海住山寺☆
位于京都府木津川市。
★海住山寺五重塔★海住山寺五重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14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一★
建保2年(1214年)建造。
高度17.7米。首层的四角柱是极有特色的。
位于京都府木津川市。
★海住山寺五重塔★海住山寺五重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14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一★
建保2年(1214年)建造。
高度17.7米。首层的四角柱是极有特色的。

■寺庙-多宝塔■
☆石山寺☆
位于滋贺县大津市。
★石山寺多宝塔★石山寺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194年★时代排名第七十五★
建久5年(1194年)建造,日本最古老的多宝塔(二层)。内部放置大日如来像。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石山寺☆
位于滋贺县大津市。
★石山寺多宝塔★石山寺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194年★时代排名第七十五★
建久5年(1194年)建造,日本最古老的多宝塔(二层)。内部放置大日如来像。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根来寺☆
位于和歌山县岩出市。
★根来寺多宝塔(大塔)★根来寺大塔★国宝★战国时代(明朝时期)★1547年★
文明12年(1480年)左右开始建造,直到天文16年(1547年)左右才竣工。
高40米,宽15米。日本最大的多宝塔。
位于和歌山县岩出市。
★根来寺多宝塔(大塔)★根来寺大塔★国宝★战国时代(明朝时期)★1547年★
文明12年(1480年)左右开始建造,直到天文16年(1547年)左右才竣工。
高40米,宽15米。日本最大的多宝塔。

☆慈眼院☆
位于大阪府泉佐野市。
★慈眼院多宝塔★慈眼院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71年★时代排名第九十三★
文永8年(1271年)建造。高度约10米。是在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中最小的多宝塔。
一层放置大日如来坐像。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位于大阪府泉佐野市。
★慈眼院多宝塔★慈眼院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71年★时代排名第九十三★
文永8年(1271年)建造。高度约10米。是在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中最小的多宝塔。
一层放置大日如来坐像。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金刚三昧院☆
位于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町高野山。
★金剛三昧院多宝塔★金刚三昧院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23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三★
贞应2年(1223年)建造。
用桧柏树皮葺,高14.9米,日本第二古老的多宝塔。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位于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町高野山。
★金剛三昧院多宝塔★金刚三昧院多宝塔★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23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三★
贞应2年(1223年)建造。
用桧柏树皮葺,高14.9米,日本第二古老的多宝塔。
是日本多宝塔三名塔之一。

☆长保寺☆
位于和歌山县海南市。
★長保寺多宝塔★长保寺多宝塔★国宝★南北朝时代(元朝时期)★1357年★
正平12年(1357年)建造,本瓦葺。
位于和歌山县海南市。
★長保寺多宝塔★长保寺多宝塔★国宝★南北朝时代(元朝时期)★1357年★
正平12年(1357年)建造,本瓦葺。

■寺院-三重塔■
☆法起寺☆
位于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
★法起寺三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国宝★飞鸟时代(唐朝时期)★706年★时代排名第五★
庆云3年(706年)建造。
高度24米,日本最早的三重塔。
江户时代延宝年间(1673-1681年)修理时被改造。在之后的1970-1975年,解体修理时,恢复了原状。
☆法起寺☆
位于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
★法起寺三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国宝★飞鸟时代(唐朝时期)★706年★时代排名第五★
庆云3年(706年)建造。
高度24米,日本最早的三重塔。
江户时代延宝年间(1673-1681年)修理时被改造。在之后的1970-1975年,解体修理时,恢复了原状。

☆当麻寺☆
位于奈良县葛城市。
★當麻寺東塔★当麻寺东塔★国宝★奈良时代末期(约南北朝-隋唐时期)★710-794年★时代排名并列第六★
高度24.4米。出檐深远,极其震撼。
位于奈良县葛城市。
★當麻寺東塔★当麻寺东塔★国宝★奈良时代末期(约南北朝-隋唐时期)★710-794年★时代排名并列第六★
高度24.4米。出檐深远,极其震撼。

★當麻寺西塔★当麻寺西塔★国宝★平安时代初期(约唐-宋时期)★749-1185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二十七★
高度25.2米。晚于同寺的东塔。
高度25.2米。晚于同寺的东塔。

☆一乘寺☆
位于兵库县加西市。
★一乗寺三重塔★一乘寺三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北宋时期)★1171年★时代排名第四十六★
承安元年(1171年)建造。
是难得的平安时代日本风格的三重塔。
位于兵库县加西市。
★一乗寺三重塔★一乘寺三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北宋时期)★1171年★时代排名第四十六★
承安元年(1171年)建造。
是难得的平安时代日本风格的三重塔。

☆净琉璃寺☆
位于京都府木津川市。
★浄瑠璃寺三重塔★净琉璃寺三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北宋时期)★1178年★时代排名第四十七★
1178年(治承2年)从京都的一条大宫移建而来。
位于京都府木津川市。
★浄瑠璃寺三重塔★净琉璃寺三重塔★国宝★平安时代(北宋时期)★1178年★时代排名第四十七★
1178年(治承2年)从京都的一条大宫移建而来。

■寺庙-建筑■
除了需要单开攻略进行讲解的,其他我所讲到的建筑都是日本最古老最重要,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
除了神社,塔,还有一些寺庙建筑也值得关注。
☆荣山寺☆
位于奈良县五条市。
★榮山寺八角堂★荣山寺八角堂★国宝★奈良时代(唐朝时期)★760年-764年★时代排名第二十五★
天平宝字4-8年(760年-764年)建造。
寄栋造(攒尖顶)建筑,瓦葺的八角形,是奈良时代的珍品之一。
除了需要单开攻略进行讲解的,其他我所讲到的建筑都是日本最古老最重要,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
除了神社,塔,还有一些寺庙建筑也值得关注。
☆荣山寺☆
位于奈良县五条市。
★榮山寺八角堂★荣山寺八角堂★国宝★奈良时代(唐朝时期)★760年-764年★时代排名第二十五★
天平宝字4-8年(760年-764年)建造。
寄栋造(攒尖顶)建筑,瓦葺的八角形,是奈良时代的珍品之一。

☆室生寺☆
位于奈良县宇陀市。
★室生寺金堂★室生寺金堂★国宝★平安时代(唐朝时期)★794年★并列第二十六★
延历13年(794年)建造。
悬造建筑,柿葺(木片叠加)屋顶。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
位于奈良县宇陀市。
★室生寺金堂★室生寺金堂★国宝★平安时代(唐朝时期)★794年★并列第二十六★
延历13年(794年)建造。
悬造建筑,柿葺(木片叠加)屋顶。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

☆三佛寺☆
位于鸟取县东伯郡三朝町。
★三仏寺奥院(投入堂)★三佛寺奥院(投入堂)★国宝★平安时代末期(约北宋-南宋时期)★1100-1185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三十四★
平安时代末期建造。
罕见风格的早期时代建筑,可以说是日本的“悬空寺”。
位于鸟取县东伯郡三朝町。
★三仏寺奥院(投入堂)★三佛寺奥院(投入堂)★国宝★平安时代末期(约北宋-南宋时期)★1100-1185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三十四★
平安时代末期建造。
罕见风格的早期时代建筑,可以说是日本的“悬空寺”。

☆富贵寺☆
位于大分县丰后高田市。
★富貴寺大堂★富贵寺大堂★国宝★平安时代末期(约北宋-南宋时期)★1100-1185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三十四★
平安时代末期建造。是九州地区独有的平安时代建筑。
宝形造(四角攒尖顶),相当美丽,出檐深远。
位于大分县丰后高田市。
★富貴寺大堂★富贵寺大堂★国宝★平安时代末期(约北宋-南宋时期)★1100-1185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三十四★
平安时代末期建造。是九州地区独有的平安时代建筑。
宝形造(四角攒尖顶),相当美丽,出檐深远。

☆鹤林寺☆
位于兵库县加古川市。
★鶴林寺太子堂★鹤林寺太子堂★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112年★时代排名第三十八★
天永3年(1112年)重修,之前可能是平安时代的建筑。
宝形造(四角攒尖顶),但是房檐已经开始出现曲折,呈现从唐代向宋代风格演变的过渡。
位于兵库县加古川市。
★鶴林寺太子堂★鹤林寺太子堂★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112年★时代排名第三十八★
天永3年(1112年)重修,之前可能是平安时代的建筑。
宝形造(四角攒尖顶),但是房檐已经开始出现曲折,呈现从唐代向宋代风格演变的过渡。

☆圆成寺☆
位于奈良市忍辱山町。
★圓成寺★春日堂-白山堂★圆成寺春日堂及白山堂★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28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五★
安贞2年(1228年)重建。
两栋神殿为同一规模,同一形式。是现存最古老“春日造”建筑。
春日造入口为妻入形式,春日造样式的神殿很好地利用了曲线和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日大社神殿。
神殿正面只有一个柱间,为切妻(悬山顶)的妻入形式,只有正面设有屋檐,此屋檐称为向拜、阶隐、或御拜。屋檐有起翘之势,这也是春日造的一大特色。
位于奈良市忍辱山町。
★圓成寺★春日堂-白山堂★圆成寺春日堂及白山堂★国宝★镰仓时代(南宋时期)★1228年★时代排名第八十五★
安贞2年(1228年)重建。
两栋神殿为同一规模,同一形式。是现存最古老“春日造”建筑。
春日造入口为妻入形式,春日造样式的神殿很好地利用了曲线和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日大社神殿。
神殿正面只有一个柱间,为切妻(悬山顶)的妻入形式,只有正面设有屋檐,此屋檐称为向拜、阶隐、或御拜。屋檐有起翘之势,这也是春日造的一大特色。

☆功山寺☆
位于山口县下关市长府。
★功山寺仏殿★功山寺佛殿★国宝★镰仓时代(元朝时期)★1320年★时代排名并列第一百零九★
原应2年(1320年)建造。
入母屋造(歇山顶),房顶使用桧柏树皮葺。
可以看出,日本建筑后续也受宋元时期的影响,房檐跟之前的唐代风格变化非常大。

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
下面介绍比较有特色的日本传统服装。
■十二单■
日本传统服装中,不能不提的一定是十二单。
也称五衣唐衣,唐衣裳,是起源自奈良时代,由中国的唐朝服装演变而来的。
到了平安时代,十二单成为上层社会女性引以为傲的正式服装。
下面介绍比较有特色的日本传统服装。
■十二单■
日本传统服装中,不能不提的一定是十二单。
也称五衣唐衣,唐衣裳,是起源自奈良时代,由中国的唐朝服装演变而来的。
到了平安时代,十二单成为上层社会女性引以为傲的正式服装。

十二单非常复杂,要嵌套很多层。
最里层穿白色的“小袖”,下身内侧穿一般红色居多的“长袴”。
第二层穿淡色的“单衣”,第三层穿五层不同花色的“五衣”,第四层穿厚重可御寒的“打衣”。
第五层穿带有美丽刺绣的“表装”,第六层穿同样带有美丽的刺绣的短袖外套“唐衣”。
腰上还要围上颜色鲜艳的一系列装饰围腰“裳”。其中有大腰(围背后)、引腰(背后拉绳)、固定用的小纽、前面再配以小腰(长挂带)等组件,进一步增加了十二单的华丽度和复杂度。
另外,头发要梳成大垂披肩发,手中拿桧扇,脚上还要穿丝绸制的袜子。
整个衣装一共10公斤左右,真可谓日本服装的极致。
最里层穿白色的“小袖”,下身内侧穿一般红色居多的“长袴”。
第二层穿淡色的“单衣”,第三层穿五层不同花色的“五衣”,第四层穿厚重可御寒的“打衣”。
第五层穿带有美丽刺绣的“表装”,第六层穿同样带有美丽的刺绣的短袖外套“唐衣”。
腰上还要围上颜色鲜艳的一系列装饰围腰“裳”。其中有大腰(围背后)、引腰(背后拉绳)、固定用的小纽、前面再配以小腰(长挂带)等组件,进一步增加了十二单的华丽度和复杂度。
另外,头发要梳成大垂披肩发,手中拿桧扇,脚上还要穿丝绸制的袜子。
整个衣装一共10公斤左右,真可谓日本服装的极致。

■和服■
和服(わふく)包含很多名称,如和服,吳服,着物(きもの,Kimono),浴衣,振袖等。
和服的原型来自平安时代,早在5-6世纪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在日本流行。
到了唐代,中国风潮席卷日本。一直到平安时代中期遣唐使不再派遣到中国后,日本的和式服装才开始有自己独立的风格。
平安时代后期的服装仅仅相当于简单的“小袖”,是一种简单的单衣。
这种服饰一直流行到江户时代。
到了明治时代,西方服装开始影响日本,直到明治时代后期,现在的和服样式才定型。
和服是日本经典的传统服装,但是有一点要区分,夏天所穿的薄的叫做“浴衣”,可以简单理解为单层的和服,一般在夏天穿着。
和服(わふく)包含很多名称,如和服,吳服,着物(きもの,Kimono),浴衣,振袖等。
和服的原型来自平安时代,早在5-6世纪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在日本流行。
到了唐代,中国风潮席卷日本。一直到平安时代中期遣唐使不再派遣到中国后,日本的和式服装才开始有自己独立的风格。
平安时代后期的服装仅仅相当于简单的“小袖”,是一种简单的单衣。
这种服饰一直流行到江户时代。
到了明治时代,西方服装开始影响日本,直到明治时代后期,现在的和服样式才定型。
和服是日本经典的传统服装,但是有一点要区分,夏天所穿的薄的叫做“浴衣”,可以简单理解为单层的和服,一般在夏天穿着。

大众熟知的日本年轻女性喜欢穿的美丽长袖和服是“振袖”。

■白无垢■
属于日本和服的一种,是结婚时新娘所穿的装束。
属于日本和服的一种,是结婚时新娘所穿的装束。

与其名称一样,全身所有衣服配件都是白色。

■巫女装束■
在神社中巫女所穿的衣服。
在神社中巫女所穿的衣服。

在现代,巫女成为在神社中辅助神职的职务,失去了古代灵媒的身份,然而清新、神圣、无垢、传统、古典之形象,则仍旧长存。
